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正文

风云万里,气象万千——记地理232、地理233广州气象局研学活动

作者:文清怡 、谢邓娴 编辑:吴琼 发布时间:2024-06-24

2024年6月16日,在陈斌老师的组织与带领下,地理232、地理233两个班同学赴广州市气象局进行参观研学。

广州气象台廖菲副台长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欢迎与问候。在廖台长和四位讲解老师的带领下,两个班的同学在气象局进行了参观。

在广州气象专属展厅,根据广州城市沙盘讲解目前广州共有三百多个气象观测站点,共同为广州气象数据做出一份贡献。

同学们在展厅内重新回顾了原始毛发湿度计的工作原理,对气象观测设备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据介绍,此处展出的是按照一比一还原的上世纪增雨火箭发射架及其中的火箭模型,它在当时的人工影响天气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为气象科技的历史留下了宝贵印记。


在前往气象观测场的途中,讲解老师详细介绍了广州市气象局的建筑特点——因地制宜。气象局的南部墙体采用透光玻璃,可直接利用太阳光,绿色环保;台阶之间的空隙较大,有利于通风透气。北部相对厚实的墙体,在冬季风来临时,具有较强的防寒抵御能力。在气象局的大厅设置了三块印有二十四节气相关内容的玻璃,在加强采光、满足设计感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二十四节气与气象观测的紧密联系。气象站的设计很好地诠释了“正确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随后,同学们抵达气象观测场,尽管烈日炎炎,但热情不减。刚一到达气象观测场,同学们就被一个高大的塔吸引了目光。据讲解老师介绍,这个高高的塔为气象雷达塔,顶部置有相控阵天气雷达,可进行对近地面大气的垂直观测。在气象观测场内还有许多气象观测装置,常规的蒸发皿、百叶箱、地温探测仪。同时,为了更加有保障地记录气象数据,气象观测场内设置有两个三杯式风速仪,互为备份。


讲解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广州市气象观测的历史,同学们了解到数据背后的故事。据介绍,广州气象观测历史可追溯到唐朝怀圣寺光塔,晚清的粤海关大楼是最早的业务气象观测地点,民国时期中国第二座天文台中山大学天文台建成。直至今日,广州的气象观测工作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计算机的发明对气象数据的运算与汇总起到很大作用,如今的气象工作离不开计算机。从以往的人工观测,到如今的自动化观测,这不仅仅是中国气象发展的缩影,更彰显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在物候观测区,同学们见到了许多具有岭南特色的亚热带、热带植物,如黄皮、荔枝、洋金凤等。这些植物能够从物候的角度反映气候,在丰富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起到了气候变化的指示作用。

在气象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同学们了解到中心运作系统和业务内容。通过墙壁显示屏,可以清晰看到气象数据计算的运行与监测情况,以及气象大数据在日常生活各方面的指示与调控作用。同时,讲解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广州塔“小蛮腰”的塔顶,原来在广州塔的塔顶上,还有着三个监测点,分别是454米气象监测点、454米大气成分监测点和526米气象监测点。

在天气会商大厅,同学们观摩了气象局预报员向省气象局进行的汇报交流,以及区、县级气象局间的天气会商过程。这样的天气会商在每天的9:30都会准时进行,风雨无阻。此外,新媒体运营人员会及时将天气信息发布至网络平台,将天气信息第一时间告知市民,与市民交流互动。

                

参观气象场与天气会商大厅之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管玉平老师,为大家作了一个气象专题讲座,主题是“全球变暖下的四季之变”。管老师从气象气候的角度向同学们讲述了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们的四季有什么变化,小小的1.5℃的气温对生活环境又有什么影响。在讲座的最后,管老师讲道:“科学家们都希望自己的研究结果是对的,我们倒希望这个研究结果是错的,希望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四季长存,四季常在。”

此次参观学习不仅让同学们学习到了许多气象原理知识,还增强了对我国气象工作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同时,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气象观测的重要性以及气候变化背后的原因,更加珍视环境保护与气候变化应对工作。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的地理知识与专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