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科研动态 | 第一届“古今湖沼学的深度融合”学术沙龙成功举办

作者:冼汉标 编辑:吴琼 发布时间:2021-05-11

2021年5月7日下午,第一届“古今湖沼学的深度融合”学术沙龙在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行政西前座523会议室顺利举行,线上同步进行。本次主讲嘉宾有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韩博平教授、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羊向东研究员、丹麦奥胡斯大学资深教授Erik Jeppesen以及英国伦敦大学学院Helen Bennion教授。我院吴志峰院长、章典教授,大湾区环境研究院王雨副院长等多位老师出席现场会议,共有120余名国内外学术同行线下线上积极参与。本次学术沙龙活动由广州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中心承办,中心副主任董旭辉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吴志峰院长为会议作开场致辞,简要回顾了我院及地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并强调了基于湖沼学的全球变化研究在地理科学以及我院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随后,董旭辉教授介绍开展此次学术沙龙的背景:地球已进入人类世时代,地球各圈层正经历着深彻的变革,这引起了管理界与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而湖沼学独特的优势,可为人类应对急剧的全球变化进程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在此背景下,召开本次学术沙龙,将有力促进古今湖沼学的交叉融合,并推动中国地理学会人类世与湖泊生态工作组的进程。

吴志峰院长开场致辞

 韩博平教授在会场作题为“水体沉积物中浮游动物休眠卵库及其生态学意义”报告。韩教授讲述了休眠卵作为种子库在生态学中的重要性,指出复活生态学与古湖沼学的紧密联系。随后结合在广州流溪河水库的研究案例,以枝角类为主要对象,详细讲述了沉积物中浮游动物休眠卵库记录的生态学故事。

羊向东研究员作题为“湖泊古生态:理论与应用”线上报告,系统回顾国内外湖泊古生态研究的发展历程,在介绍湖泊古生态系列指标和研究基本原理基础上,着重评述了过去20年来我国湖泊古生态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和成果,上述成果为湖泊环境管理和治理提供了重要依据。最后对我国湖泊古生态研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专家做线上、线下报告

Helen教授作题为“Hydroscape Highlights: history, health and hotspots”线上报告,以多个研究案例从湖泊水体的现代、历史过程来系统介绍水文景观学所关注的水环境历史、健康状况及前沿热点。关注水文景观,将使环境和养护机构和决策者更好地了解淡水及其集水区的可持续管理所涉及的进程,将帮助水资源管理者以可持续的方式改善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质量。

Erik教授作题为“Climate change effect on lakes with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role of salinization”报告,用不同气候区的实例来展示随着盐度的增加,许多内陆水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食物链长度和湖泊食物链中的平均营养位置受到了急剧的变化,并且这些非线性变化的盐度阈值效应使得即使很小的盐度变化后超过临界盐度水平可能会大幅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此次学术沙龙内容丰富,国际化程度高,主讲嘉宾介绍了各自领域的前沿进展,与会同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为师生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最后,董旭辉教授对本次沙龙进行了总结,对各位专家的精彩报告致以感谢,本次学术沙龙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学术沙龙由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海外名师”项目(2020A1414010320,2020A1414010354)资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