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讲座回顾|核心素养下的中学地理教学与评价探讨

作者:李韫婷、李晓晴 编辑:吴琼 发布时间:2021-04-25

2021年4月13日,地理学人讲坛第254讲《核心素养下的中学地理教学与评价探讨》专题讲座在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文清楼407顺利举行。主讲人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地理和研学旅行教研员施美彬老师,讲座由何亚琼老师主持,林媚珍教授以及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和地理科学师范本科生参与。

施美彬老师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施美彬老师向我们抛出了“为什么提出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有什么关系?”问题,指出三维目标在中学教学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忽视后两个目标的落实。核心素养则是三维目标的进阶,强调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整合,核心本质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肯干、能干、会干”的人才。

施老师指出地理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是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并结合时事分析如何理解“时代新人”,指出教师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因此教学时应注意案例选取的客观性,真实反映国情,表达正确的政治立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党教育方针的具体化,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国的考试评价目标经历了考双基、考能力、再到考素养的过程。为加深在座学生的理解,施老师结合高考题为我们分析了试题中渗透的素养和理念。

与会学生积极参与讲座互动

随后,施老师分析了新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一核指向“为什么考”,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四层即“考什么”,通过核心价值指标体系、学科素养指标体系、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细化体现;四翼即“怎么考”,不仅要考虑学生升学要求,还要关注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基于此,施老师指出核心素养下的地理教学要求,要从“为了知识的教学”转向“基于知识的教学”,强调知识学习过程的生成性和体验性;重视问题教学,使教学内容结构化和情境化,充分运用情境和开放式的探究问题,外显学生思维转变的过程。

最后,施老师针对同学的疑惑进行解答,对研学旅行评价问题进行了现场指导,在场师生都受益匪浅。讲座结束后,林媚珍教授和何亚琼老师分别进行总结发言,对施美彬老师的精彩讲座分享表达了深深的感谢!

施美彬老师及与会师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