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我院朱竑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题验收获评优秀

作者:袁振杰 编辑:吴琼 发布时间:2022-06-23

202262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三处(环境地球化学)召开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题验收会。我院朱竑教授所主持的重点项目“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移民的人地互动与地方协商研究——以珠三角为例(41630635)”进行了答辩汇报,并获得专家组优秀评价。

 

 

项目社会背景

全球化时代,全球贸易互通和劳动分工极大推动了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作为全球人口大国,中国社会的流动性也逐步从单一的城乡内部迁徙变成国内外多元人口流动。同时,人口流动也持续影响着城市和区域空间结构和社会文化生态。

 

 

项目研究设计

  

从理论层面,课题更新了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移民-地方”概念和研究体系,总结了“新常态”语境下流动人口的全球-地方互动模式,归纳了各级政府在中国这一特殊社会文化生态下所采取的人口管理模式及其所引发的社会经济后果,建立了中国移民类型的划分体系,探讨了 “移民”和“流动性”的中国化理解和定义。

从实证层面,项目研究了包括国内移民(如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知识移民、少数民族移民、教育移民、工程移民以及生活方式移民等)和跨国/境移民(贸易客商、婚姻移民、高技术移民、教育移民以及穆斯林移民等)等不同种类移民与中国多重社会空间维度的构建、互动和协商。提出了移民应被视为重塑社会物质景观、文化政治制度和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力量。同时,项目引入多元动态的研究视角,开展了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等城市社会情境下移民与身体、家、社区、城市、区域、国家及全球不同空间尺度的实证研究,并解释了不同空间尺度要素与主体的联动规律和机制。

在研究方法上,项目成果以人文地理学经典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为基础,创新性地引入多种视觉研究和心理学新方法,结合当前数字媒体技术兴起产生的新方法,开拓了移民研究的新范式。项目提出了基于新型“人-地”关系视角区域发展的“社会文化新范式”,初步形成了“人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区域”的区域发展战略和研究体系,拓展了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宽度和实践深度。

研究成果体现在论文、专著、奖励、专业建设、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决策咨询报告、会议举办等多个方面。从2017年1月项目启动到2021年12月,基金共发表论文数量155篇,其中英文文章共55篇,在Geoforum、The China Quarterly、TM、PG、Habitat International、TIBG、J EMS、ATR、PHG、SCG、Cities等SSCI、SCI的一二区刊物上刊发46篇;中文文章共10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9篇,含《地理学报》12篇、《地理科学》18篇、《地理研究》8篇、《旅游学刊》8篇、《人文地理》11篇、《地理科学进展》9篇、《世界地理研究》7篇、《热带地理》2篇及《经济地理》3篇等。有19篇成果被人大全文复印转载。学术专著方面,出版《新文化地理学文献导读》等在内的论著5本。博士论文6篇,硕士论文16篇,博士后出站报告4篇。

项目较好地完成了任务,推动了中国流动性研究的“微观化”转向,深化了区域“人-地”互动关系的全面理解,完善了文化地理学中国化的研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