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凌. 旅游中的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J]. 旅游学刊, 2020, 35(03): 9-11.
袁振杰*, 马凌. 行走的记忆,记忆的行走: 旅游中体验与地方认同[J]. 旅游学刊, 2020, 35(11): 5-7.
保继刚*, 陈苑仪, 马凌. 旅游资源及其评价过程与机制: 技术性评价到社会建构视角[J]. 自然资源学报, 2020, 35(07): 1556-1569.
黄晓星, 马凌*. 城市化进程中的“去领域化”与“再领域化”: 兼议城乡治理——对广州市江口村的分析[J]. 地理研究, 2019, 38(09): 2148-2161.
马凌, 张媛媛, 朱竑*, 陈晓亮. 城市行政区划调整背景下城郊居民地方认同的重构与机制研究——以广州番禺小龙村为例[J]. 地理研究, 2019, 38(08): 2044-2057.
马凌, 朱竑*, 王敏. 重返“物质”: 新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消费研究及进展评述[J]. 人文地理, 2019, 34(03): 44-52+82.
Ling Ma, Orlando Woods, Hong Zhu*. Restoration of an ancestral temple in Guangzhou, China: re-imagining history and traditions through devotion to art and creation. Cultural geographies, 2019,26(1): 141-149.
朱竑*, 张博, 马凌.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流动人口研究: 议题与展望[J]. 地理科学, 2019, 39(01): 1-11.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安宁, 马凌, 朱竑*. 政治地理视野下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思考[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2): 1633-1643.
马凌, 朱竑*. 面向人的存在的旅游功能再认识研究: 基于人文主义的视角[J]. 旅游学刊, 2018, 33(6): 14-23.
马凌, 李丽梅, 朱竑*. 中国城市舒适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J]. 地理学报, 2018, 73 (4): 755-770.
马凌, 孙九霞, 朱竑*. 流动、旅游与后现代: 一个研究视角与一种精神转向[J]. 人文地理, 2017, 32(3): 146-151.
马凌, 朱竑*. 旅游研究中建构主义方法论的合法性基础及其方法应用- 兼议旅游世界的本质[J]. 旅游学刊, 2015, 30(7): 100-107.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5年第10期全文转载)
马凌*. 城市舒适物视角下的城市发展: 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和政策框架[J]. 山东社会科学, 2015(2): 13-20.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5年第6期全文转载)
陈胜*, 马凌. 高素质人才的城市舒适物偏好及其就业城市选择——以信息产业中的科技人才为例[J]. 人文杂志, 2014, 221(9): 114-121.
Jigang Bao*, Guanghua Chen, Ling Ma. 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 Insights from Insider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14, 45: 167-181.
马凌, 王瑜娜*.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社会文化建构: “文本与语境”的分析范式—以湖南凤凰古城为例[J]. 学术研究, 2013(3): 65-70.
马凌, 保继刚*. 感知价值视角下的传统节庆旅游体验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J]. 地理研究, 2012, 31(2): 269-278.
Ling Ma, Alan A Lew*.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context in festival tourism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Heritage Tourism, 2012,7(1): 13-31.
马凌*. 旅游社会科学中的建构主义范式[J]. 旅游学刊, 2011(1): 31-37.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马凌*. 节庆旅游中的阈限体验: 日常世界与旅游世界—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J]. 学术研究, 2010, 11: 94-99.
马凌*. 社会学视角下的旅游吸引物及其建构[J]. 旅游学刊, 2009, 24 (3): 69-74.
Ling Ma*. Identifying the central issues of festival tourism in China: Developing a framework of analysis, 第三届全球节事大会会议论文, 广州, 2008.
张朝枝*, 马凌. 原真性理解: 旅游与遗产保护视角的演变与差异[J]. 旅游科学, 2008, 22(1): 1-8.
马凌*. 本真性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J]. 旅游学刊, 2007(10): 76-81.
张朝枝, 马凌, 王晓晓, 于德珍. 符号化的“原真”与遗产地商业化―基于乌镇、周庄的案例研究[J]. 旅游科学, 2008, 22(5): 59-66.
马凌. 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6: 18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