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林彰平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6年3月
职称/职务:教授/广州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 /硕士生导师
邮箱:lzp@gzhu.edu.cn
电话:020-39341040
通讯地址:广州市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广州大学发展规划处
林彰平,博士,教授,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学硕士生导师。负责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广州大学—伯明翰大学服务业与城市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兼任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主要从事服务业地理、区域与城市发展方面的研究。较早在国内开展金融地理研究,对广东省科技服务业和高新区发展、广州都市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空间发展以及区域产业转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且将服务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政府购买服务绩效评价。主持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1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发表学术论著30余篇(部),获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三等奖1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
[1] 2013.01—201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75),中国大都市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空间结构及动力机制研究——以广州为例, 70万元,主持。
[2] 2008.01-201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52),中国金融服务业集群的特征和形成机制研究——以北京、上海和广州为例,30万元,主持。
[3] 2015.01—2018.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06),信息技术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影响的空间效应与动力机制研究, 85万元,参加。
[4] 2019.01—2022.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13),知识溢出的产业空间效应模拟研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57.5万元,参加。
[5] 2006.01-2008.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52),快速增长的私人小汽车交通对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34万元,参加。
【论文】
[1] 林彰平,转型期珠江三角洲金融服务业空间格局变动,商务印书馆,2009.
[2] 林彰平 ,转型期广州市金融机构微观集聚案例,经济地理,2007,27(1):84-88.
[3] 林彰平 ,转型期广州市金融服务业空间格局变动分析,地理学报,2006,61(8):818-828.
[4] 林彰平 ,东莞市金融服务业分散化空间格局——企业金融服务消费行为视角,地理研究,2006,26(1):168-178.
[5] 林彰平 ,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业绩与潜力时空差异分析,地理研究,2005,28(4):621-630.
[6] 林彰平 ,赵楠楠,滕丽,主要中央商务区管治模式对珠江新城中央商务区的启(#)示,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08):52-55.
【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 崔海山,陈晓越,林彰平,用于土地利用类型提取的Contourlet变换遥感影像融合软件(登记号:2014SR097951),2014年3月。
[1] 林彰平.《转型期珠江三角洲金融服务业空间格局变动》(著作)获广州市2008~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0。
[2] 王满四、张延平、陈华洪、林彰平等.《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效益及政策机制研究》(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三等奖,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