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9日到9月13日,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地理科学(创)221的同学们在肖福安老师、宋广文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五天的专业认识实习,对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内研究中心以及广州市内不同科研院所进行了深入的参观学习,使同学们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规划有了一定的新认识。
第一天——实习初启识环境,探索未知心已燃
9月9日上午,肖福安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了本次专业认识实习的动员大会。会上,肖福安老师详细介绍了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实习内容、实习单位介绍、和日程安排等,并且强调了实习期间大家需要注意的事项。下午,在宋广文老师的带领下,大家首先参观了广州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研究中心,由冼汉标老师为同学们介绍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研究领域,并且认识了一些常用的实验仪器,并邀请同学们进行了现场实操。接着,在章典教授的实验室内,由章老师团队的两位学长为大家介绍了实验室和团队的基本情况,随后对光释光测年方法的原理、仪器操作和应用实例展开了详细的讲解。
随后,同学们来到广东省农村水环境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中心,由徐国良老师为大家介绍了工程中心的基本情况和目前所承担的项目和科研任务。在徐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土壤分析实验室和土壤生物实验室,了解到土壤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实验团队在南岭红壤修复的代表性成果。经过老师们的讲解,同学们对自然地理方向的实验室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了解了诸如章典教授“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等重大科研成果是如何取得的,为同学们未来的实习和职业选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第二天——信息安全探奥秘,人文地理展新篇
9月10日上午,宋广文老师带领学生们走进了广州大学公共安全地理信息分析中心。宋广文老师详细介绍了中心的成立背景,重点阐述了中心在时空行为与犯罪地理、警务时空大数据挖掘、社会空间治理等领域的所取得重要成果,特别是中心与广州市公安局合作的创新实践。同学们对犯罪地理的研究方法和实际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纷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与宋老师展开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下午,广州大学华南人文地理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的陈晓亮老师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陈老师首先概述了中心的基本情况,包括其成立的初衷、主要研究方向和取得的成就,特别是中心在社会文化地理、旅游地理、城市地理等领域的长期深耕,强调了中心一直在积极推动和扩大广州大学在国内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影响力。通过陈老师的讲解,同学们不仅对中心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对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实际应用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兴趣。
第三天——土壤生态识古今,植物园中悟地理
9月11日上午,肖福安老师和宋广文老师带领同学们到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所特别邀请了科研人员作为讲解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学习。讲解老师首先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国土壤学研究的发展历史,以及广东土壤所的发展历程等情况。在土壤标本馆内,同学们认识了全国不同地区的土壤标本以及华南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了解了土壤地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部分野外实验设备和器材。经过讲解老师的详细介绍,同学们对土壤地理学的研究范式有了新的认识。
之后,肖老师和宋老师带领同学们前往华南植物园进行实习考察,让学生们将课堂所学知识与实际环境相结合,深化对生物地理学的理解与认知。通过实地考察,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植物分类、生态分布等基础知识的理解,还深入了解了不同地理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第四天——科考巨轮扬帆起,南海科研启新程
9月12日,在肖福安老师和宋广文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李丹副处长和杨敏主管详细介绍了研究所的科研方向、师资力量及研究生培养体系,鼓励同学们为海洋科学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随后广州大学优秀校友罗传秀和杜恕环研究员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分享了她们在南海所课题组的基本情况、研究方向、和最新科研成果了,并分享了她们是如何从广州大学来到中科院南海所,并投身于海洋科学事业。而后,老师们为同学们进行现场答疑解惑。在海洋生物标本馆内,由专业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了丰富的海洋生物知识,特别是南海独特的海洋生物品种与生态系统,使大家深刻感受到了海洋生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参观完科研园区,同学们便前往新洲码头,参观了南海所最新的“实验6”科考船。在船长的带领介绍下,大家近距离地了解到这艘科考巨轮的基本信息、先进仪器设备及海洋科考操作流程。在船上同学们还通过视频了解到“实验6”科考船的建造背景以及所取得的科考成果。此次南海所之行不仅使同学们对海洋科学研究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激发了他们探索海洋世界的兴趣,而且为他们以后未来的职业选择提供了参考。
地理(创)221班的同学们通过这次专业认识实习,提升了对地理科学专业的认识,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深入的认识。通过实验室老师们的讲解和不同科研院所工作人员的介绍,同学们对生态坏境、土壤、犯罪、文化、海洋等不同领域的研究特点和大致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同学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感性认识和亲身接触的宝贵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