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7日至21日,广州大学遥感231班在骆仁波、蔡砥、崔海山三位老师的带领下,顺利开展了为期五天的遥感综合实习活动。
第一天:沿途调研
在实习出发前,指导老师与学生召开了实习动员会,明确了实习目标、任务和要求,强调了实习过程中可能的安全问题和注意事项。3月17日实习师生乘坐大巴从广州大学城出发,前往湛江市湖光镇。沿途,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记录了不同区域的地貌特征、植被类型以及土地利用情况。通过对比不同区域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同学们初步尝试运用遥感知识对所见景象进行分析,为后续实习内容的开展积累了丰富的实地经验。




第二天:无人机试飞与红树林调研
3月18日早上,实习队伍来到湖光镇镇政府,正式开启无人机试飞任务。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同学们尝试采集外业数据,熟悉无人机的组装、航线规划以及飞行参数调节等操作流程。
下午,实习队伍前往金牛岛红树林开展实地调研飞行任务。崔海山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红树林的生态特征、保护意义以及使用无人机进行生态监测的方法和要点。全班分为五个小组,使用不同品牌型号无人机进行操作。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无人机获取红树林区域的植被覆盖度、生长状况等数据,并尝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
第三天:红树林保护区交流调研
3月19日,同学们来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同学们认真听取了关于红树林保护区的保护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遥感技术在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情况的介绍。


在交流结束后,同学们在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开展了无人机飞行任务。同学们利用无人机对保护区内的红树林区域进行了详细的航拍和数据采集,进一步熟悉了在复杂自然环境中进行无人机飞行的技巧。



第四天:特呈岛与东海岛调研
3月20日上午,实习队伍前往特呈岛进行实地调研。同学们继续运用无人机技术对岛屿的生态环境、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下午,实习队伍来到东海岛,调研当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海岸线类型,并对东海岛西部红树林区域进行了航拍。同学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东海岛的土地利用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农田、林地、建设用地等,海岸线类型也较为复杂,涵盖了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等多种类型。




实习总结与体会
本次遥感综合实习,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入掌握了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与无人机的操作方法,提升了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实习过程中,同学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地操作经验,还拓宽了专业视野,增强了对遥感技术在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研究中应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