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1日下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领军人才、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科技专项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我院王晋年教授应邀主讲广州大学名师大讲堂第81期。本次讲座同时也是我院“地理文化沙龙”第7期。各学院师生近300人参加了讲座。
一 讲座简介
在人类面临资源紧缺、环境恶化、人口剧增、灾害频发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面前,遥感对地观测系统和技术通过各种高技术手段对相关信息的获取正日益成为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的关键前沿技术,在全球资源环境监测、地球可持续发展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的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将具有更高时间与空间分辨率,更高的光谱与辐射分辨率,更多电磁波的探测能力、更精确的地球物理化学生物参量反演能力,真正形成全球与区域的时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形成数字地球和智慧地球,服务数字经济和地球可持续发展。讲座主要介绍遥感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和应用场景。
二 讲座主题及内容
讲座从近日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的卫星监测数据引入,王晋年教授用大量高清卫星遥感影像图片,结合国际国内遥感对地观测案例,从什么是遥感、遥感的发展、技术前沿和应用前景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向师生们讲述了遥感技术的前世今生及其未来前景。
作为度量和监测地球的重要科技手段,遥感技术是通过探测地表物体反射和发射的电磁波并提取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获得地表空间信息这一原理对地球进行非接触感知、测量和诊断。从最初的航空摄影开始,遥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技术积累和孕育期、卫星遥感期、全球对地观测系统时代,未来将向着空天地一体化遥感大数据、智能化、商业化时代发展。在遥感对地观测系统的发展现状方面,王教授提到,从美国地球观测系统(EOS)、欧盟哥白尼计划(Copernicus)和中国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CHEOS)等各国遥感对地观测系统的蓬勃发展,到一系列商业化遥感卫星星座的运营,逐渐形成全球综合对地观测系统(GEOSS)。通过对地观测系统,人类对地球信息系统的模拟、预测能力逐步提升,从对地观测EOS走向地球系统科学ESE,人类将更好地实现“数字地球”向“信息地球”再向“智慧地球”的转变。王晋年教授以智慧城市建设和碳中和为例说明遥感应用的前景,同时指出遥感技术在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防灾减灾与应急反应、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及安全生产、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大众信息消费和产业化、全球观测与地球系统科学、国际化服务与应用等7大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讲座最后,王晋年教授以建设广州大学遥感创新体系的学科发展使命,鼓励同学们在未来努力学好遥感专业知识,以遥感卫星登“高“而望”远”,用高分辨率抓“细“而捕“详”,真正学以致用,做到“致广大而尽精微”。
三 问答环节
围绕讲座内容与专业学习,王晋年教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针对讲座中涉及的专业内容、教师的教学重点、本科生阶段应该怎么学习等问题,王教授做了细致的解答。并特别鼓励遥感专业学生要从遥感技术的探测、信息处理、技术应用等几方面找到合适自己并感兴趣的方向,努力学习刻苦专研,共同助力遥感专业和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