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我院吴志峰教授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组织夜间遥感研究专刊

作者:邱穗萱、林锦耀 编辑:吴琼 发布时间:2025-01-10

我院吴志峰教授在地球科学领域主流SCI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中科院一区)组织了关于夜间遥感与时空大数据融合的研究专刊。共同召集人包括我院林锦耀副教授、李少英教授与中山大学欧金沛副教授。本专刊集成了夜间遥感与时空大数据新型融合方面的最新进展,从全新视角理解全球可持续发展,旨在为夜间遥感领域注入新的研究活力与深度。截至2024年11月24日,本专刊已收录16篇前沿论文。

文章介绍

土地利用与城市扩张领域

在土地利用与城市扩张领域,北京师范大学曹鑫副教授与中山大学卓莉教授团队利用夜间灯光遥感数据识别出全球特大城市的中央商务区;广州大学林锦耀副教授与张新长教授团队探讨了高分辨率启明星一号夜间灯光数据在不透水面提取方面的效果;河南理工大学马超教授团队利用1984–2020年的夜光数据集探究中国城市化演变和大都市区扩张。


社会经济与区域行为领域

在社会经济与区域行为领域,福州大学陈佐旗副研究员与华东师范大学余柏蒗教授团队从夜光遥感视角观察得出中国与全球多个国家的经济之间相互促进关系;武汉大学李熙教授利用多维夜光信息估算缺乏夜间灯光区域的经济状况;云南大学赵飞副教授团队结合社交媒体和夜间灯光遥感数据探索游客时空行为差异和旅游基础设施供需模式。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领域

在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领域,首都师范大学胡德勇教授与昆士兰大学刘艳教授团队提出新方法生成2012至2020年中国京津冀城市群100米网格化月平均 人为热通量数据集;中国农业大学李雪草教授团队结合夜间灯光、MODIS等多源数据探究了城市热岛强度在季节性和昼夜的时空模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永明教授团队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评估了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光污染情况;中国海洋大学刘阳教授团队利用夜间遥感构建模型对近海渔业空间进行精细化监测评估。



灾害冲突与疫情分析领域

在灾害冲突与疫情分析领域,武汉大学李熙教授与联合国卫星中心Samir Belabbes博士团队从夜间灯光等多维地理因素全面定量解释苏丹武装冲突;安徽师范大学林跃胜博士与施开放教授团队利用夜间灯光数据绘制并评估了全球地震灾区城市扩张的时空特征;中科院地理所姜鲁光教授团队利用夜间灯光数据对中国西北某地在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进行了动态评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胡婷副教授与同济大学杨其全博士团队研究了公共卫生事件对乌蒙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空间建模与数据产品领域

在空间建模与数据产品领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苏泳娴研究员、中山大学陈修治教授、意大利巴里大学Raffaele Lafortezza教授团队整合夜间灯光、人口、用电量、碳排放等多源数据开发了长时序中国大陆地区1公里分辨率逐年建筑体积数据集(2001-2019年);山东理工大学范俊甫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时空综合约束插值法,可以有效提高Suomi-NPP VIIRS数据集的质量。

本专刊收录的论文不仅拓展了夜光遥感的应用范围,还为空间决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充分展现了IJDE期刊和本专刊在促进学术交流与科研创新方面的独特价值。


专刊链接:

https://www.tandfonline.com/journals/tjde20/collections/Spatiotemporal_Big_Data